簕鼓雞,廣東省郁南縣的十大美食、大灣鎮(zhèn)(郁南縣下轄鄉(xiāng)鎮(zhèn))的四大美食之一,故也稱“大灣簕鼓雞”。它制作獨特,美味可口,帶有濃郁的鄉(xiāng)土風味和地方特色,并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。它是用簕鼓草作包裝、大米等食材作原料制作而成。制成后用鐵鍋加水煮熟即可食用。相傳,“簕鼓雞”已有超千年的歷史了。
“簕鼓雞”的發(fā)明無史料文字記載。但在大灣鎮(zhèn)一帶,流傳著這樣一個民間傳說:相傳,很久很久以前,大灣鎮(zhèn)某村有一年水稻失收,村民生活貧困。中秋節(jié)那天下午,生活水平稍好的家庭都宰雞殺鴨,勉強過得去的都有雞蛋吃,可有一戶家庭的主婦還帶著一位未滿7歲的小孩在地里干活。到了5點多鐘,小孩知道是中秋節(jié),問媽媽晚上吃什么菜?可家里窮得拍壁無塵,什么肉食都沒有,根本沒什么好吃的。婦人想了想,要是回答什么肉食都沒得吃,會令孩子很傷心,為了討孩子歡心,便哄騙說:“食雞肉啊?!焙⒆勇犃诵乓詾檎?,十分高興。當0說出口容易,可哪兒有雞呢?她眉頭一皺,計上心來,心靈手巧的她采摘了一些簕鼓草,回到家后,把簕鼓草編織成雞的模樣,然后把大米放入里面,用水煮熟食用。就這樣,“簕鼓雞”問世了。
制作方法
“簕鼓雞”問世之后,它的制作方法日趨完善,主要分四個步驟:第一步,做“雞”。把簕鼓草的葉摘回來后,先用刀削掉其邊上的刺,然后用利器裁成寬度相等的葉片,洗干凈后用來編織“簕鼓雞”。第二步,備料。主料是大米、糯米等,加上其它配料。在食物最缺乏的時候,一般只用普通大米,或用糯米。后來,隨著生活的改善和食物結構的調整,在大米或糯米的基礎上,加以綠豆、紅豆、花生、炒香的芝麻、肉類、食鹽等混合拌和。第三步,填料。把拌和好的配料填入用簕鼓草做好的“簕鼓雞”肚里,但不要填太滿,因用水煮時會膨脹。第四步,煮制。把制作好的“簕鼓雞”放進較大的鐵鍋里,加清水,水浸過“簕鼓雞”面為宜,然后燒火煮,水滾后,把“簕鼓雞”上下翻動,直到熟透便可食用。它的制作方法及煮法與裹蒸粽有相同之處,但風味有所不同。
藥用價值
簕鼓草是草科類植物,渾身長滿了刺。很久以前,人們已習慣用這種草來圍菜園,可防止雞、鴨等禽畜踐踏蔬菜。其實,簕鼓草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,據醫(yī)學書籍記載,簕鼓草性涼,清熱、解毒,主治瘡疥。因此,用簕鼓草制作的“簕鼓雞”具有清熱解毒的藥用價值,尤其是對兒童瘡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,是集食療于一體的最佳食物。
發(fā)展變化
隨著年代不同,“簕鼓雞”制作的原料和食法也截然不同。有史料記載起,清朝時期,當地人大部分都很貧窮,節(jié)日制作“簕鼓雞”食用,是沒雞過節(jié)的貧民的無奈之舉,其制作原料也十分簡樸,一般只用大米或糯米,或者最多加些豆類作配料。到了民國初期,“簕鼓雞”的配料開始加入肉類,如豬肉等,是每逢節(jié)日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。到了70年代,“簕鼓雞”已是家喻戶曉的食物,其配料五花八門,基本全部用糯米作主料,配以綠豆、芝麻、豬肉、臘味、魚肉、魚干等美味食物,是招待客人的一種高禮節(jié)食品。中國改革開放后,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食物結構的不斷改善,“簕鼓雞”已不再是普通節(jié)日和招待客人的食品了,而是一種十分罕見而又高雅的禮品了,因為配料及制作技藝十分精致,而且由于制作成本不薄,一般情況下很難品嘗到“簕鼓雞”,如果誰要吃“簕鼓雞”,必須提前定做。人們吃“簕鼓雞”,基本上是吃它的藥用價值。